您當(dāng)前位置:中藥網(wǎng) >> 中藥大全 >> 瀏覽文章

薄荷

時(shí)間:2021年03月06日 作者:中藥材 信息來源:http://aaaprivatefunding.com/ 點(diǎn)擊: 字體:
薄荷

(《雷公炮炙論》)

【異名】蕃荷菜(《千金·食治》),菝藺、吳菝藺(《食性本草》),南薄荷(《本草衍義》),貓兒薄苛(《履巉巖本草》),升陽菜(《滇南本草》),薄苛(《品匯精要》),蔢荷(《本草蒙筌》),夜息花(《植物名匯》)。

【來源】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全草或葉。
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①薄荷

多年生草本,高10~80厘米。莖方形,被逆生的長柔毛及腺點(diǎn)。單葉對生;葉柄長2~15毫米,密被白色短柔毛;葉片長卵形至橢圓狀披針形,長3~7厘米,先端銳尖,基部闊楔形,邊緣具細(xì)尖鋸齒,密生緣毛,上面被白色短柔毛,下面被柔毛及腺點(diǎn)。輪傘花序腋生;苞片1,線狀披針形,邊緣具細(xì)鋸齒及微柔毛;花萼鐘狀,5裂,裂片近三角形,具明顯的5條縱脈,外面密生白色柔毛及腺點(diǎn);花冠二唇形,紫色或淡紅色,有時(shí)為白色,長3~5毫米,上唇1片,長圓形,先端微凹,下唇3裂片,較小,全緣,花冠外面光滑或上面裂片被毛,內(nèi)側(cè)喉部被一圈細(xì)柔毛;雄蕊4,花藥黃色,花絲絲狀,著生于花冠筒中部,伸出花冠筒外;子房4深裂,花柱伸出花冠筒外,柱頭2歧。小堅(jiān)果長1毫米,藏于宿萼內(nèi)?;ㄆ?~10月。果期9~11月。

生于小溪溝邊、路旁及山野濕地,或?yàn)樵耘?。分布華北、華東、華南、華中及西南各地。

②家薄荷

與上種相似。葉卵形至長圓形,長2~5厘米,兩面均有腺點(diǎn)。萼裂片窄三角形,有緣毛?;ü诘仙虬咨?。小堅(jiān)果長0.7毫米。

全國各地多有栽培。

此外,興安薄荷(東北),以及江蘇(蘇州、太倉)栽培的龍腦薄荷(《本草衍義》)等,亦同供藥用。

【采集】大部分產(chǎn)區(qū)每年收割2次,第1次(頭刀)在小暑至大暑間。第2次(二刀)于寒露至霜降間,割取全草,曬干。廣東,廣西溫暖地區(qū)1年可收割3次。

【藥材】干燥全草,莖方柱形,長15~35厘米,直徑2~4毫米,黃褐色帶紫,或綠色,有節(jié),節(jié)間長3~7厘米,上部有對生分枝,表面被白色絨毛,角棱處較密,質(zhì)脆,易折斷,斷面類白色,中空。葉對生,葉片卷曲面皺縮,多破碎。上面深綠色,下面淺綠色。具有白色絨毛;質(zhì)脆。枝頂常有輪傘花序,黃棕色,花冠多數(shù)存在。氣香,味辛涼。以身干、無根、葉多、色綠、氣味濃者為佳。

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均產(chǎn),主產(chǎn)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。
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新鮮葉含揮發(fā)油0.8~1%,干莖葉含1.3~2%。油中主成分為薄荷醇,含量約77~78%,其次為薄荷酮,含量為8~12%,,還含乙酸薄荷酯、莰烯、檸檬烯、異薄荷酮、蒎烯、薄荷烯酮、樹脂及少量鞣質(zhì)、迷迭香酸。

【藥理作用】薄荷醇局部應(yīng)用可治頭痛、神經(jīng)痛、瘙癢等。應(yīng)用于皮膚,首先有涼感,以后有輕微刺灼感。此種涼感并非皮膚溫度降低,而系刺激神經(jīng)末梢之冷覺感受器所引起。

薄荷醇、薄荷酮對離體兔腸有抑制作用,后者的作用較強(qiáng)。用小鼠作試驗(yàn),對離體小腸,薄荷精油有解痙(抗乙酰膽堿)作用;但對整體小鼠的小腸內(nèi)容物之推進(jìn)速度并無顯著影響,甚至有抑制傾向,故推測其健胃作用可能是由于其嗅、味感覺續(xù)發(fā)性引起的。薄荷醇的酒精溶液有防腐作用。它對呼吸道炎癥有某些治療作用,可能是由于其促進(jìn)了分泌而去除了附著于粘膜上的粘液所致。薄荷酮之刺激性強(qiáng)于薄荷醇。

同屬植物歐薄荷中的總黃酮類具有利膽作用。

【炮制】揀凈雜質(zhì),除去殘根,先將葉抖下另放,然后將莖噴灑清水,潤透后切段,曬干,再與葉和勻。

【性味】辛,涼。

①《醫(yī)學(xué)啟源》:"《主治秘要》云,性涼,辛。"

第一頁上一頁123下一頁尾頁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