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位置:中藥網(wǎng) >> 中藥大全 >> 瀏覽文章

半邊蓮

時間:2021年03月06日 作者:中藥材 信息來源:http://aaaprivatefunding.com/ 點擊: 字體:
半邊蓮

(《綱目》)

【異名】急解索(《綱目》),蛇利草(《嶺南采藥錄》),細米草(《中國藥植志》),蛇舌草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,魚尾花(《江西中藥》),半邊菊、半邊旗(《廣西中藥志》),奶兒草、半邊花(《浙江民間草藥》),箭豆草(《四川中藥志》),順風旗、單片芽(《嶺南草藥志》),小蓮花草、綿蜂草、吹血草,腹水草、疳積草、白臘滑草、金菊草(《湖南藥物志》),金雞舌(《閩東本草》),片花蓮、偏蓮、瓜仁草(《江西民間草藥驗方》),蛇啄草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。

【來源】為桔梗科植物半邊蓮的帶根全草。
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半邊蓮

多年生蔓性草本,高達20厘米。莖細長,折斷時有粘性乳汁滲出,直立或匍匐,綠色,無毛,多節(jié),節(jié)上有互生的葉或枝;匍匐莖節(jié)上附生細小不定根,根細長,圓柱形,有的旁出須根。葉綠色,無柄;多數(shù)呈披針形,少數(shù)長卵圓形,長約1~2厘米,平滑無毛,葉緣具疏鋸齒?;▎紊谌~腋,有細長的花柄;花萼綠色,長6~10毫米,上部5裂,裂片線形,下部呈圓筒狀;花冠淺紫色,長約8~10毫米,下部筒狀,一側(cè)開裂,上部5裂,裂片倒披針形,偏向一方,花冠喉部裂片連接處有綠色的小凸起物,花冠筒內(nèi)壁密生毛茸;雄蕊5,聚藥,花絲下半部分離;雌蕊1,子房下位,花柱細杜形,柱頭2裂。蒴果,長4~6毫來,基部銳尖。種子細小,橢圓形,微扁?;ㄆ?~8月。

生長于稻田岸畔,溝邊或卑濕的荒地。分布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廣西等地。

【采集】多于夏季采收,帶根拔起,洗凈,曬干或陰干。

【藥材】干燥帶根全草,多皺縮成團。根細長,圓柱形,帶肉質(zhì),表面淡棕黃色,光滑或有細縱紋,生有須根。莖細長多節(jié),灰綠色,靠近根莖部呈淡紫色,有皺縮的縱向紋理,節(jié)上有時殘留不定根。葉互生,狹長,表面光滑無毛,多皺縮或脫落?;ɑ客矤?,花瓣5片。臭微,有刺激性,味初微甘,后稍辛辣。以干燥、葉綠、根黃、無泥雜者為佳。

主產(chǎn)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。此外,廣東、廣西、江西、四川等地亦產(chǎn)。
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全草含生物堿、黃酮甙、皂甙、氨基酸。生物堿中主要為山梗菜堿、山梗菜酮堿、山梗菜醇堿、異山梗菜酮堿等。根莖含半邊蓮果聚糖,為一種果聚糖。

【性味】甘,平。

①《綱目》:"辛,平,無毒。"

②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味甜,性平。"

③《本草求原》:"甘淡,平。"

【功效主治】利水,消腫,解毒,治黃疸,水腫,臌脹,泄瀉,痢疾,蛇傷,疔瘡,腫毒,濕疹,癬疾,跌打扭傷腫痛。用于大腹水腫、面足浮腫、癰腫疔瘡、蛇蟲咬傷、晚期血吸蟲病腹水。

①《綱目》:"治蛇虺傷,搗汁飲,以滓圍涂之。"

②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敷瘡,消腫毒。"

③《嶺南采藥錄》:"治魚口便毒,跌打傷瘀痛,惡瘡,火瘡,搗敷之。"

④《中國藥植志》:"治血吸蟲病腹水。"

⑤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"清熱解毒,利尿消腫。"

⑥《陸川本草》:"解毒消炎,利尿,止血生肌。治腹水,小兒驚風,雙單乳蛾,漆瘡,外傷出血,皮膚疥癬,蛇蜂蝎傷。"

⑦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消腫解毒。治疳積和疔瘡初起。"

⑧《中國藥植圖鑒》:"煎服治風濕性神經(jīng)痛,頭暈。"
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兩;或搗汁服。外用:搗敷或搗汁調(diào)涂。

【宜忌】《江西民間草藥驗方》:"虛癥忌用。"

第一頁上一頁12下一頁尾頁
更多
中藥商城